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

自律神經失調

寫一下自律神經失調的案例好了
個案男51歲,35歲開始發病,發作時會有恐慌症眼睛矇了眼睛發黑全身軟弱的現象,至醫院治療檢查報告完全正常,但是身體還是很不舒服,當時醫師給了一個自律神經失調的診斷。
經檢查是全身十四條經絡全部塞住了,於是從足三陰(含仁脈)->手三陰->手三陽->足三陽(含督脈)開始打通,打通的方法為徒手、加壓、物理治療因子,治療人員以平掌測氣法測試氣有沒有流過塞住的點,然後逐一打通至全身發熱狀態。病人會有全身輕盈溫暖自在的感覺。
在病人全身氣通的狀態下,全身氣會旺起來,於是在以前有塞住但是無感的地方會有氣塞住太多的感覺,由於患者以前小時候曾經正面顏面撞地過,所以導致手三陽足三陽在顏面嚴重塞住,眼睛非常的脹痛,頭頂也因為膀胱經塞住的關係禿頭了,再將其打通後狀況立刻改善。
之後還有仁脈塞住,造成中脘上脘氣太多,胃部極度脹痛;三焦經膽經造成耳鳴極度眩暈,也都是找出塞住的點打通就好了。
目前病人氣色已回復甚多,精氣神都回來七成左右,整個人如獲新生,甚至原先禿頭的地方頭髮已經長回來了。

#寫這個只是為自己紀錄一下治療過程
#現在病人都爆了預約要很久以後
#預約爆到想躲起來

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

懶人治療法—物理治療與氣

懶人治療法—物理治療與氣
當別人一直把物理治理發展的越來越繁複花俏時,我卻一直把物理治療化簡,簡單到身體的部位按一按打一打,然後就自己好了。

最近物理治療的研究蓬勃發展,各個學派百家爭鳴,什麼筋膜、懸吊、核心一堆講得頭頭是道,然後會發現所教的運動回家都沒什麼在做,於是有些治療師就會很納悶,為什麼對病人好的東西病人回家不做呢?如果以病人的立場而言,我都已經很痛很虛弱了,還做什麼運動,不是我不想做,是沒有力氣做。

所以重點來了:是沒有力氣做,我們能不能做出一些動作還是要靠氣來挺,舉例來說,腰椎能否挺得直,關鍵在於督脈有沒有氣,督脈沒有氣的人,你叫他腰桿挺直是挺不久的,因為沒有氣可以繼續支撐,腰椎上的督脈沒有氣了以後,腰椎吃不到督脈供給過來的營氣,於是漸漸的氣的營養不良,之後腰椎開始緩慢的退化,所以椎間盤凸出、脊椎滑脫、駝背、骨盆前傾、脊椎側彎樣樣都開始發生,這時候如果施予運動治療、核心運動會短暫的改善,但是還是無法改善沒有氣的狀況,所以有些物理治療師會抱怨說病人在家都不配合做運動,真正的事實是—病人沒有氣來做運動,所以椎間盤凸出、脊椎滑脫、駝背、骨盆前傾、脊椎側彎只要把督脈的氣通上來就好了,營氣有強大的自癒能力,氣才是一切治療的基礎。

常常健康亞健康與疾病之間只是在於氣的多寡,氣壓就如同血壓一般,他有著正常範圍值,在正常範圍值之外太大太小都會發生疾病,之所以會有太大太小一般而已都是氣塞住導致,一端成了實症一端成了虛症,實虛之間有時候只是一個點塞住,將其打通後氣就平順,不再有實症與虛症,但是從古到今很少人有在做經絡打通的動作,大家都知道氣血循環,氣與血都是循環的,血管塞住了大家會很緊張的將其打通,經絡塞住了卻是從古到今沒人理,其原因是因為氣是無形的,難以捉摸,根本無法處理,但是對於能感覺得到氣的人又是另外一回事,氣、病氣是很具體的存在,哪裡不通,哪裡治療後有氣流多少過去,甚至病氣有沒有噴發完,感覺上都是輕而易舉的。

所以我發現我達到了另一種治療上的高度,我可以輕易的把經絡上的氣打通,甚至全身十四條都可以打通到強烈的運行,病人身體會發熱起來,一堆氣引起的疾病就漸漸的改善了。

相對於繁複的物理治療內容,我這種幾乎是懶人治療法,治療完回家只是叮嚀不要吃生冷食物,練不練運動隨便,只要氣有在跑,身體就是一直處於治療狀態。

經絡不通致癌說

經絡不通致癌說
過度的固攝作用會使身體產生腫瘤或是癌症

正常狀況下,固攝作用會抓住體內的水、血使其固定在該有的位置上不會亂跑,繼而不會有血崩的現象,但是當其太過度時同樣是個很大的問題。
當經絡塞住時,塞住點的前面就會逐漸累積氣,氣太多時固攝作用就開始沿著經絡抓住血水,剛開始只是會有一些一粒一粒像沙子一樣,越來越塞,每個沙子之間就會逐漸靠攏變成了一片,從皮膚上看會有橘皮的樣子,所以看到皮膚變成橘皮,表示那個地方是氣塞住了,同時如果在某些皮膚上比較脆弱的地方會突出成脂肪瘤,要辨識是不是脂肪瘤可以壓看看,有大量氣噴發就是了,有的人類似脂肪瘤的地方會一直長大,割了也沒用,因為底層的氣結點沒打開還是會因強烈的固攝作用而一直長出來。
在體表外面已經是這樣的狀況了,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經絡在體內的狀況嗎?同樣的硬塊一樣會發生,或叫腫瘤、痞塊等等,反正就是氣塞住以後從一小小點逐漸長大的過程,在長大的過程如果有包到致癌物質就慘了,原先的良性腫瘤會逐漸發展成癌症。

所以據我推斷那位護理師會得到肺癌的遠因是要一直為病人翻身,導致胸大肌附近的肺經塞住了,她的胸口位置應該刮起來會有沙沙的感覺,尤其在中府、雲門處,當然沙沙的地方不會只在中府之後,而是會連接到肺部,於是肺部拍低劑量斷層掃描時就會有結節了。
所以即使不菸不酒不煮飯,只要是肺經塞住還是有可能肺部結節、腫瘤或是癌症。
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4%B8%8D%E8%8F%B8%E9%85%92%E7%AB%9F%E7%BD%B9%E8%82%BA%E8%85%BA%E7%99%8C-%E6%AD%A3%E5%A6%B9%E8%AD%B7%E7%90%86%E5%B8%AB%E5%B4%A9%E6%BD%B0-%E6%88%91%E6%89%8D30%E6%AD%B2-%E5%8B%B81%E6%AA%A2%E6%9F%A5-%E8%A9%B2%E8%8A%B1%E5%B0%B1%E8%8A%B1-141205245.html

2023年6月4日 星期日

氣的生理作用

# 氣的生理作用 
 氣的生理現象
只要我們有呼吸便無時無刻的影響、控制著我們的身體,舉個例子,最常見的肩頸痠痛,就是氣太多的緣故,為什麼會氣太多,有時候是塞住了,氣回流不了,有時候是動作過度,產生的廢氣無法及時宣洩回流,無法回流的廢氣一直累積,濃度越來越高,於是就從酸到痛,氣的固攝作用導致含水量多的東西一直被抓住,含水量高的物質有體液、血液、軟組織、肌肉,於是大家都硬梆梆的團結在一起。

而氣太多也會造成溫煦作用太過強烈,於是熱熱痛痛的一大塊硬梆梆的肌肉就形成了。如果這時候施予體外震波治療,因為震波可以深層的、大量的把廢氣移除,於是很多人會發現只是打個體外震波,肩頸痠痛的現象就立刻改善。
 所以我們很多的身體上的現象都是因為氣的生理作用而產生,
氣有五大作用:推動、溫煦、氣化、固攝、防禦作用,
 推動:氣是能源,驅動著我們的器官運行
 溫煦:氣有無形的熱量,可以溫暖我們的身體四肢。 
 氣化:氣像個催化劑,可以讓血液與津液互相轉變。
 固攝:氣會抓住水,從而抓住含水量多的東西,例如血液、軟組織、肌肉等,適當的氣,可以固定住血水。
 防禦:防禦作用主要是衛氣,它會包裹一層的氣在我們身體外面。
 功能可以看簡圖。 我們了解到了氣的基本物理現象以後,根據氣的流動及各經絡的特性,我們就可以來判斷會發生怎樣的狀況,
 按圖索驥,看圖說話 舉個實例來說,我們可以看肝經的3D立體圖來研究,以肝經為例,

肝經顧名思義就是這條經絡會經過肝臟,臟者藏也,也就是氣是藏在內臟中,心肝脾肺腎是氣的家,在怎麼藏氣是都藏不滿的,故曰「實而不能滿」,五藏,指心藏神,肺藏魄,肝藏魂,脾藏意,肾藏志,三魂就是藏在肝臟裡面,所以肝經的氣要是回不了家,肝氣虛了,於是就魂不守舍,睡覺時會多夢或是失眠,尤其是在肝經運行的時間,半夜一點到三點,因為肝氣不足雖然身體很疲憊,但是就是睡不著。 肝經除了到肝臟之後承接肺經外,還有兩條很重要的分支,一條到生殖器官,一條到眼球,到子宮及眼球的氣不足就會使得推動、溫煦、固攝作用不足,在子宮沒有了推動作用,就會使得MC少來,或是不來,因為它沒有能源來完成它該做的事,更嚴重的結果就是不孕症了,溫煦作用少了就是人們常說的宮寒,沒有熱量來供應子宮所以就寒冷了,固攝作用不足,會導致無法抓住血水,導致容易血崩。眼球也是一樣的道理,推動作用少了,視力開始模糊,我們常講的「膀胱無力」或是「腦神經衰弱」都是在講氣虛了,推動作用不足的現象。固攝作用不足抓住血水於是就有血絲或是血塊。

 不通在哪裡? 
 俗話說「不通則痛」,但是實際上是大家很難抓到不通的點,因為氣是無形的,不可捉摸,所以從古到今經絡上不通的點大家都是用猜的,差別在有的人學理夠經驗豐富所以猜得準,現今的治療方式大致上都是這樣,針灸、刮痧 、拔罐、按摩、拍打都是。
古代有名的神醫都有些特異功能,例如扁鵲可以望氣,一看就知道你五臟六腑的顏色,進而推論出什麼疾病,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也。再如李時珍的內觀功夫,在服用哪些藥草後可以用內觀的方式,知道所吃的藥草是歸何經絡。其實還有一種觀察氣的方式叫做「外感」,在經絡中流動的氣是可以由受訓過經絡敏感型的人感覺出來,經由手在經絡上方約五公分的移動偵測,就可以了解到氣的通暢與否,這樣就可以真正找到不通的點,進而將其打通。 

 肝經不通的點常在哪裡? 
 我們常因跌打損傷或是重複的動作而使身體產生硬塊,氣喜歡走在鬆軟的地方,有硬塊就過不去,於是氣就聚集在一個點上,就是氣結點,氣結點形成後氣就會過不去,於是一端氣多一端氣少,這就是虛實的現象,現今虛實的處理方式還是停留在「調虛實」,實則瀉之虛則補之,以肝經為例,臨床上最常塞住的點是在腹股溝,很多是爬山、爬樓梯、久站而引起,重複高抬腿的動作導致髂腰肌使用過度,形成了硬塊、氣結,在那附近有肝經跟脾經經過,於是兩條經絡都塞住了,肝經的氣從太衝出來後經過三陰交後沿著大腿內側到腹股溝,這一段之前都是塞住了,於是氣就太多,造成大腿內側都是實症,在走一段時間後氣累積後常常就會覺得大腿內側是脹熱痛,而腹股溝後是虛症,於是肝、子宮、眼球都沒什麼氣,沒氣就沒有能源推動,於是就功能不佳甚至開始崩壞,失眠、不孕、視力模糊就形成了。 

 傳統的處理手法是「實則瀉之,虛則補助之」,大腿內側大家就戳戳打打,內臟的部分則是服用歸到肝經氣的藥,於是症狀就短暫改善了,但是這樣是真正的改善嗎,常見的是…塞住的點都沒人管,一直晾在那邊,等到藥效過後有虛有實的狀況就又發作了,真正的解法是要將塞住的點打開,打開後虛實就相通了,也就不須要調虛實了,所以治療上的重點是要在「不可不通」才是真的有效。

2023年4月29日 星期六

病氣致痛說

病氣致痛說

#本篇跟黃帝內經有不同的觀點大家姑妄聽之
#裡面的觀念很重要 
#懂了以後才能夠處理真正的處理氣

病氣一直是個讓人困惑的存在,究竟有沒有病氣這種東西呢? 答案是有的,而且一直存在著

病氣是什麼,如何形成
氣血循環是我們身體的兩大循環,運送著營養物質給全身使用,缺一不可,血運送著有形的營養,氣運送無形的營養滋養著全身,也就是營氣,營氣由先天之氣腎經、後天之氣脾經,與空氣中的靈氣(清氣,上清下濁,故謂清氣,實則為有著無形能量的靈氣),三股能量在肺部匯集後形成衛氣與營氣,衛氣勇猛衝動,類似白血球一樣著由白天由眼睛處噴發出來保衛全身,夜晚則收回五臟,而營氣則由肺經出發後滋養著全身各處。

營氣使用完的代謝廢物我們姑且先稱之為病氣吧,因為其真的會讓人生病,以下詳述,就像含氧血跟缺氧血的機制一樣,氧氣用完變成二氧化碳後身體會有偵測器:
Chemoreceptors 化學感受器。在三處有化學感受器可偵測血液中的氧及二氧化碳(主要) 的分壓,以調節呼吸:
1. 頸內動脈、頸外動脈分叉處有 carotid body(頸動脈體)2. aortic body(主動脈體)3. surface of medulla(髓質表面)
而營氣用完後也有類似的反應,營氣的代謝廢物(以下稱病氣),會由身體的自由神經末梢(free nerve ending)接收,
依病氣的濃度,一點點會有癢的感覺,中度濃度會痠,高度濃度會痛,若是很高濃度的地方,病人壓下去應該會痛的跳起來,或者是隨著氣流的頻率會一下一下的抽痛,更嚴重時因為氣的穿透性及固攝作用會使得鄰近區域緊繃起來。
身體會有痠痛的感覺是因為病氣在阻塞的地方聚集過高濃度所致,所謂”不通則痛”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,身體可能因為內因性情緒而鬱結,外因性六邪:風寒暑濕火燥,不內外因:跌打損傷、蚊蟲咬傷等等而導致氣的阻塞,阻塞的地方會造成病氣的濃度提高,例如我們頻繁的重複一樣的動作,同樣的肌肉在出力,出力久了就會累積很多病氣,而病氣的流動是緩慢的,再則如果有硬塊的地方氣就更難過去,於是就越來越痠痛。
身體如果有形成氣結點會造成病氣的累積,累積到一定的濃度就會發作,平常會在太累會是使用過度的時候發作,但是只要氣結點沒有解開,它幾乎是跟定一輩子的,所謂"活到老跟到老",氣結處從發生到發作的時間大約20年,但是由於大家對於氣生理現象的不瞭解,於是就一直拖,虛度20年直到濃度高到發病為止。

痠痛就是病氣太濃
只要有痠的感覺就是病氣濃度太高,例如眼睛痠痛,就是營氣使用過度,導致病氣濃度過高,造成了痠痛,它是一個警告訊號,告訴人們應該做讓病氣降低濃度的動作,做法有休息、按摩、熱敷、冰敷、點眼藥水,
平時氣的流動就像小水溝的水慢慢流而已,休息讓營氣慢慢補充進來,病氣緩緩流走眼睛就不在痠痛了,如果繼續使用那麼供給視網膜的肝經就會使用過度而爆肝,手三陽的營氣供應不足,導致營氣無法實行氣化作用,,血液無法氣化成津液,於是就乾眼症了,而有些人足三陽也塞住的話導致眼睛留下來的氣太多,氣化作用太強,於是就成了溢淚症。
按摩方面通常一般會教導按摩眼睛旁邊的穴道,如果更精確的話,我們應該找出進出的氣塞在哪裡,從而將其解開,如果把眼睛比喻成一個小池塘的話,它有三條進水水道,就是手三陽:大腸、三焦、小腸,出水也有三條,就是足三陽,對應手三陽分別是胃經、膽經、膀胱經,池塘底還有一道泉水就是肝經,進出水道都要保持暢通,才能永保水池的潔淨。
熱敷可以加速氣流的流動,可以較快速的移除病氣,冰敷會阻斷感覺,可是同時也會讓氣停滯,除非很痛否則不建議冰敷,點眼藥水也是一樣都只是緩解而已無長久功效。

痠痛是流動的
因為痠痛是病氣產生的,而氣是流體,於是病氣會沿著經絡流動,如果某一點經過治療而散開,而病氣沿著經絡流動,有時會卡在下一個塞住的點,繼續造成下一個塞住的點更痠痛,應該很多治療師都有這類的經驗,病人會說他的痛會跑、會移動,就是這樣的原因。痠痛會轉移的現象還有一種叫做「氣沖病灶」,說是練功或是治療時,氣都會往病灶沖過去集中在一起,可是這種說法不符合氣的特性,應該是打通了一個氣塞住的點以後,氣在身上循環的量有時會大增,如果其他經絡塞住的點接收了大量的病氣,於是就立即造成其他點痠痛的現象。當氣被大量打通時身體經絡會有大量的氣在循環,身體會有發熱輕快的感覺,如果病氣釋放太大量,再來就是要由肺部來負責消化病氣,消化的時候身體會有劇烈運動完後那種的倦怠感,大約一天,消化完就好了。

病氣的穿透性
氣除了水或是高能量密度的寶石外,它是很容易穿透各項物品,平時病人的周圍就會釋放病氣,如果施予治療、按摩則會釋放大量病氣,病氣的形成是由於營氣的代謝廢物,如果我們哪一條經絡塞得更嚴重,那一條經絡累績的病氣將充滿了那一條經絡的負能量,如果有人在旁邊則一定會受到沾染,「風水」是描述氣的特性,所謂氣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,氣碰到水有部分被水擋掉,有部分則被水吸收,而站在病人旁邊的人,會吸收大量病人釋放的病氣,根據哪一股經絡的負能量較多,就會影響到該治療人員,例如治療心臟的醫療人員,長久都會接觸的心經心包經的大量負能量,剛開始或年輕時身上正氣夠多還可抵擋,年老氣虛時症狀就會上來了,所以我們常聽說哪一類的專科醫生,就因為那一類的疾病而走。所以身上要不是正氣很多的話,建議醫療人員還是配戴一些可以阻擋病氣的寶石吧,例如便宜的要命的黑曜石。

出痧
出痧的紅色是病氣與皮膚的結合,因為皮膚被刮動時氣會脫落,病氣碰到皮膚會依照濃度而或紅或黑,其實只要讓氣有流動,出痧通常一小時內就散了,變成粉紅色的皮膚。大家沒看過這樣的現象,是因為從古早以來都沒有人是把氣處理到通暢的地步。

病氣的實質化
太濃的病氣會有實質化的現象,平常我們壓氣結點引起的刺痛,其實那是病氣在刺人,實質化的氣有時會像針刺,有時會像刀割,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刺激氣結點時氣在大量的噴發所致,針刺的感覺不僅病人會有感覺,較敏感的治療人員也可以感覺得到,不過因為大家都不是專門在處理病氣,應該也很難做到病氣大量噴發的地步。

痠痛處理與經絡
處理病氣才可以真正的治療病人,達到治本的目的,處理的方式有1.令其通暢 2.釋放病氣 3.阻斷病氣
1.令其通暢
氣在經絡上流動,它是循環周流不息的,高級的處理氣的手法應該要能注意到氣的流通性,要能找到塞住的點而將其解開,其效果會比在一些相關的穴道按摩針刺還有效,畢竟,經絡是循環的,要讓其全身的氣可以自由自在的遊走才是針道理。
有些喜歡運動後大量的灌冰水,冰水對於氣的運行非常不好,在身體火熱時灌冰水會有全身寒凝的現象,也就是全身經絡都卡住了,氣流不通,身體會有一種說不上來煩躁不適的感覺,身上充滿了病氣,全身隨便一刮都是深深的出痧,這時就一定要讓其氣全身要暢通,沒讓其暢通讓肺部把病氣消化掉是無法解決問題的。

2.釋放病氣
有病氣的地方就會痠痛,釋放病氣的手法很多種徒手治療、針刺、刮痧、推拿按摩、拔罐等等都可以讓氣洩出來,但是如果要讓氣大量的洩出就要借助儀器例如超音波、震波等等。

3.阻斷病氣
阻斷病氣其實是一個下下之策,並沒有長久的效果,只是非常疼痛時的緩兵之計,例如止痛針、電療、類固醇,非常不建議打類固醇,因為他會非常有效的阻斷氣,包刮營氣與病氣,打下去可以快速的止痛,但是也讓營氣進不去,於是那個區域會發生快速退化的現象,例如肌腱脆化斷裂。

4.拉筋

5運動